close

嫌疑犯x2006.jpg  嫌疑犯x2015.jpg


作者:東野圭吾

觀看原因:朋友推薦

 

早早就聽聞東野圭吾的大名,直到今天我才看了第一本東野圭吾的書──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。起因是因為去圖書館借工具書的時候,剛好晃到小說區,因此順手借了一本。

 

已知的殺人兇手

在故事的最一開始,靖子母女因為受不了前夫的糾纏,一不小心失手殺死了前夫。接著,住在隔壁的鄰居石神發現了她們殺了人,石神喜歡靖子,因此決定幫助她們。

我剛翻開書的時候還很驚訝,這不是推理小說嗎?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誰是兇手的話,那我還要看什麼?

 

過了幾天,屍體被發現,警方也開始偵查此案,在一步步的追查後,順著一些線索來到了石神他們居住的公寓。但不論警方如何偵查,最後都會發現,靖子母女倆都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。

這裡產生了矛盾,因為讀者們都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。

看到這裡才知道,本篇故事的運行主軸才昭然若揭──「石神究竟是怎麼做到的?」

 

理性與感性

看完故事的最後一行後,翻開下一頁是推薦人的解說,光是看標題就知道大家為何推薦此書:「邏輯的盡頭、純愛的神話」。

這個故事裡,石神代表了極度理性的存在,他是一名數學老師、一名天才,然而他卻用了這份邏輯思考想出了一套解決辦法,以掩蓋喜愛之人是殺人兇手的事實。

我覺得書名用「獻身」二字在貼切不過了,因為在知道石神做了什麼之後,沒有複雜的詭計,只有單純的奉獻,他一步步的導向了他想要的結果。

 

石神的愛情盲目嗎?這一點我覺得每個人的解釋應該都會不一樣。

 

以「不盲目」解釋,這份愛情近乎變態的理智。

石神的出發點是:希望靖子幸福。一切如果照著他的想法進行下去的話,如果沒有人拆穿他的障眼法的話,我相信靖子就算在現在有罪惡感,時間可以沖淡這些罪惡感,讓她在未來活的幸福。

直到看到最後,石神的愛是如此的理性,只要符合邏輯,他都會去做。

 

以「盲目」解釋的話,這份愛情近乎變態的瘋狂。

簡單概述這一點就是:平凡人根本做不到,但石神做到了,不會有比這更無私奉獻的愛情了。

 

雖然思考這些東西我覺得很有趣,卻讓我難以有同感。

這本書的文字有種距離感,不是很能貼近人心的那種,疏離的文字營造出「理性」的感覺,讓人只看到外在的過程,卻不知道內在的原因。大多時候,我們只能看到石神在做什麼,卻不知道他在想什麼。

對我來說,就是看劇情,但沒有感情。

舉個例子,今天新聞上報導了一件殺人案,就算記者再怎麼鉅細靡遺地描寫過程,觀看新聞的我們通常反應該都是冷漠的。但如果今天參與殺人案的加害者或被害者是我們認識的其中一人,那感受將會是完全不一樣。

 

因此由於我對於石神完全無感的情況下,我對他的任何作為都沒有太大的感受,就算是他的障眼法是如此的震撼人心,但我卻像看新聞那樣──瞭解了,下一頁。

 

比喻

這本書裡我喜歡的是裡面不時出現的一些「比喻」。

下面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比喻。

這本書裡,所有的思緒都圍繞著理性。因此當提到「石神喜歡靖子」的時候,那是個事實,我真的沒有感覺到石神的愛到底有多少。就像是「我喜歡你」四個字,不搭配個氛圍、語氣、眼神,這四個字也可以很死板。

直到接近小說的尾聲,終於講述石神邂逅靖子母女的時候,寫出了石神的想法。

 

他壓根沒有想和他們發生關聯的欲望,他認為她們是自己最不該碰觸的對象。同時他也發覺數學也是如此,對於崇高的東西,光是能沾到邊就夠幸福了。妄想博得名聲,只會有損尊嚴。

 

就是這一段,我感受到了石神的滿腔愛意。因為這本小說多次描述了石神對於數學的執著、盲目、喜愛,如果用數學來比喻石神的愛情,非常合適。

 

另外,我還蠻喜歡看石神和湯川的對話,像是「自己想出答案,和確認別人的答案是否正確,何者比較簡單?」等等,我覺得很有趣。

 

總結

我看的推理小說不多,以我個人來說,我沒有到非常喜歡這本小說。

也不是說難看,裡面確實有吸引我的地方,但因為多數的時候,讀者就像個旁觀者,無法產生共感。但同時我也能理解大家喜歡的原因,只是石神那犧牲奉獻的理性愛情,沒有打動我而已。

 

小後記:

在看小說的時候,爸媽剛好在客廳看電影版,為了不聽到劇透還警告他們不能討論得太大聲,畢竟電影只有2個小時多一點,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飆完350幾頁的小說。

另外,這本書我是從家附近的圖書館借來的,看完書以後,第一時間跑去洗手,然後洗出了一層灰色泡泡。不是說圖書館的書都很髒,而是因為我借的這一版是舊版,已經是2006年的書了,除了這十年來被多少人摸過,還有灰塵等環境因素。

還有大家,不要一直用書來打蚊子,我一直在書內發先蚊子屍體,或是殘存的痕跡XD

arrow
arrow

    采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